《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EveSunMaple Lv3

正文

初看《乡土中国》已经是在两个星期之前了,刚开始阅读《乡土中国》让我有点望而却步,但我认为《乡土中国》的导读中有些话说的非常好,概括来说就是——《乡土中国》虽然是一篇以调查和科学论证为主的专业性文章,但是文中渗透着对其他学科的深刻认知和精辟见解,从语文角度看也是一篇可圈可点的美文,范文。这是也能够一直支持我阅读完这一本书的动力。

我读完《乡土中国》最大的感受就是它能够把一个我可能一生都不会涉猎的领域用文学之美呈现给我,让我了解了中国这一个典型的乡土社会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让我懂得了如何分析社会现象,如何阅读社会科学论著。我认为这是对我们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的,以后我们也需要让别人了解并理解我们的学术思想,《乡土中国》无疑是一个典范。这是我对它最大的感受。

《乡土中国》中的很多观点放在今天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讨论课题。正如《乡土中国》第12页的论述“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这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告诉我们,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不同:乡下的孩子无须识字,城里的孩子也无须在田间捉蚱蜢。

但是我们就能因此说乡下人是“愚”吗?作者不以为然道,不识字不代表乡下人智力不及城里人,只能代表他们的知识不及城里人。这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的分层教学形式,注定有一半人会被分到普通高中以外的学校,这能说明他们是“愚”的吗?不一定,只能说他们的知识储备不足,而不能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而否定了他们的学习能力。造成知识不足的原因正如我上文所说,是“环境”影响了他们,也许如果让他们拥有更好的环境,更好的引导,就不会被扣上“愚”的帽子。

我们现在对他们的偏见正如之前对乡下人的偏见一样,是愚钝,不思进取的。这种刻板印象是根深蒂固的,不知什么时候,人们才能认识到一个道理:“单从一个方面去批判人是不够的,必须考虑到其背后的基础”,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去审视他人。

不过正如我之前所说,对我们中学生来说,阅读《乡土中国》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完全明白其中的社会学知识,而是为了理解作者是如何用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这一思想的——也就是它的文学性价值。网上有太多分析《乡土中国》的思维导图,从全文到每一章节,都可以理清一个明了的思路。这就是《乡土中国》的文学性价值之一:拥有清晰的脉络。就拿高中最写常的说明文来说,文章最要紧的就是全文的脉络,你要有论点,分论点与论据,论据要多种多样,要结合现实阐述关系。《乡土中国》无疑就做的很好。

比如第一章的《乡土本色》,作者开篇即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论断。从中提出“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的特点——这就是论点。然后一一分析三个特点,最后总结全文,提出: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一结论。如此精妙的一篇说明文文,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再比如我上文讲到的“捉蚱蜢”的课题,作者提出环境这一影响之后,立刻就说出了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概括来说,文字是语言不能直接传达而产生的间接工具,而且是一个不太完善的工具。而乡下并没有语言不能传达到的情况,为了这一不完善的工具而发明学习文字,是不合算的。最后回到原来的课题,那就是乡下的孩子无须识字,城里的孩子也无须在田间捉蚱蜢——也就是环境的影响。作者通过这层层递进的说明,让读者完全理解了“文学下乡的难处及原因”,也就明白为什么城里人会说乡下人“愚”了。

《乡土中国》带给我第二个文学性启发就是要结合现实。众所周知说明文的最高境界不是你背了多少多少的名人轶事,而是通过生活的所见所闻用自己的话来论证,才能让人知道你是真正了解的,而不是搬运工。《乡土中国》中有太多作者亲身经历的事例,比如在《乡土本色》这一章中(第三页),作者就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然后根据他的描述,才提出”不流动性“这一特点——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如此切合实际的取证,怎么不让人感到信服呢?

最后,《乡土中国》这一本逻辑严谨、文章通俗易懂的社会学小册子,即使是当今社会,我们仍能从这本书里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也许这也正是它被奉为经典的原因之一吧。

  • 标题: 《乡土中国》读后感
  • 作者: EveSunMaple
  • 创建于 : 2023-07-30 00:07:00
  • 更新于 : 2024-02-23 12:02:20
  • 链接: https://old.saroprock.com/post/593070a.html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NC-SA 4.0 进行许可。
 评论
此页目录
《乡土中国》读后感